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10年來,高職就業率在91%以上,高于普通高校的平均值。2022年職業本科招生7.63萬人,比上年增長84.39%。高職(專科)招生538.98萬人,幾年后數量龐大的高職畢業生將面臨就業問題。去年第一屆職業本科生畢業,高職畢業生和職業學士的就業情況怎么樣呢?擇業的時候有哪些重點考量的因素?求職應該注意什么?一起來看!
高職畢業生就業情況如何?
就業以二三產業為主
智聯招聘聯合多家教研機構形成的《中國高等職業院校競爭力白皮書》顯示,應用性強、實踐經驗豐富成為專科生求職優勢,高等職業教育的就業方向一般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為主。在招聘崗位方面,企業對大專生需求崗位偏基礎,集中在銷售顧問、客服、行政專員等。【詳細】
高職就業率在91%以上
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2021年5月,邢暉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職業教育學生就業率喜人,十年來,中職就業率(含升學)持續在96%以上,高職在91%以上,高于普通高校的平均值。【詳細】
在“學以致用”中更好就業
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面相對狹窄,近年來各地方把促進中高職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政策層面為其求職就業“保駕護航”,但不少中高職畢業生還是會面臨無工作可做的情況。除學歷這塊“敲門磚”成色不同,還與他們所學的知識與市場需求脫節有關。【詳細】
提前拿到求職“入場券”
我是一名大二的高職生,相比本科生,我的“就業季”來得要更早些。今年3月,我收到了中鐵七局的實習通知,提前拿到了求職“入場券”。對于我們這些職場新生力量“00后”來說,我們的擇業自主意識更強、職業選擇更加多元,普遍有一種“就業不將就”的心態。【詳細】
今年才畢業,去年就收到offer
我今年才畢業,去年就有幾家企業向我發出邀請,想讓我去他們公司上班。之所以有這樣的好運氣,是因為我獲得202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獲獎消息公布沒幾天,我就陸續收到幾家企業的入職邀請。動手能力強、有創新精神的高職畢業生更受用人單位歡迎。【詳細】
高職生搭無人機“起飛”
作為一名90后“新農人”,應超一直認為,傳統農業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作為2021年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植保無人機培訓班學員,他打算改變傳統的種植方式和經營模式,探索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之路。他操控無人機播種灑農藥,他把插秧機、打捆機、摟草機開進了田里。【詳細】
“職業學士”就業形勢如何?
專業對就業影響更明顯
隨著學歷“天花板”被打破,職業本科生的理論和技能水平進一步提升,從而獲得了更加多元的就業選擇。比起職業本科生的身份,專業名稱對求職的影響似乎更明顯。職業本科生在理論知識上不低于普通本科生,在技術技能水平上高于專科生,是他們就業的獨特優勢。【詳細】
未來就業競爭力較強
職業本科教育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回應了人民群眾對高質量就業和教育的需求。隨著技術技能對復雜工作、對創新的支撐作用明顯,職業本科教育成為培養高技能人才重要途徑。根據目前就業市場需求,未來職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競爭力較強。【詳細】
暢通職業本科生的高質量就業路
現實來看,一些職業本科院校,探索職業本科建設經驗,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所培養的畢業生在理論知識上不低于普通本科生,在技術技能水平上高于專科生,既能解決復雜技術問題,又能開展技術應用創新與服務,且具有終身發展能力。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青睞。【詳細】
職業本科如何實現高質量就業
職業本科畢業生大多去往一線技術型崗位。王志成起初服務于一家整車裝配廠,最近跳槽來到某零部件生產企業,并努力向研發方向轉型。“新崗位更偏設計,接觸的車型更多,設備更新迭代更快。”雖然求職無法一步到位,但本科學習打下的基礎,讓他更有底氣。【詳細】
畢業生有實踐經驗、會專業技能
這批職業本科畢業生備受關注。他們頻頻出現在大型國企、外資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錄用名單中,不少職業本科畢業生手握數份企業的錄用通知書,有的還考取了碩士研究生。他們得到社會認可,去向多元,也折射出我國職業本科教育良好的發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詳細】
就業面向高層次技術相關崗位
職業本科專業主要培養解決復雜問題、掌握復雜操作、確需長學制培養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主要面向科技成果和實驗成果轉化、加工中高端產品、提供中高端服務的相關崗位。“從畢業生的就業質量來看,職教本科畢業生是能夠得到社會認可、行業企業歡迎。【詳細】
畢業生如何獲得就業市場青睞?

夯實“硬”技能
職業院校學生在學習階段,要積極利用校內資源,整合校外資源,以“為我所用”服務自主學習。同時,合理利用學校提供的實訓。【詳細】

發展“軟”實力
要更加注重綜合素質的發展。如職業道德與素養、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集體協作能力等。【詳細】
做好“精”定位
要理性分析身處的就業環境,結合自身定位,確定適合自己的擇業目標。將自身當前職業能力、職業選擇與當下社會需求接軌。【詳細】

制定長遠職業規劃
要提升自身競爭力,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摒棄傳統的就業觀念,樹立積極的求職態度,立足社會需求和變化趨勢確定職業規劃。【詳細】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第五十三條 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 高等職業學校和實施職業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應當在招生計劃中確定相應比例或者采取單獨考試辦法,專門招收職業學校畢業生。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創造公平就業環境。用人單位不得設置妨礙職業學校畢業生平等就業、公平競爭的報考、錄用、聘用條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在招錄、招聘技術技能崗位人員時,應當明確技術技能要求,將技術技能水平作為錄用、聘用的重要條件。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中有職業技能等級要求的崗位,可以適當降低學歷要求。
關于職業院校畢業生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有關問題的通知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要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理念,破除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要合理制定公開招聘資格條件要求,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作為限制性條件,切實維護、保障職業院校畢業生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合法權益和平等競爭機會。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中有職業技能等級要求的崗位,可以適當降低學歷要求,或者不再設置學歷要求。在符合專業等其他條件的前提下,技工院校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可報名應聘學歷要求為大學本科的崗位,高級工班畢業生可報名應聘學歷要求為大學專科的崗位。
編輯:劉晶晶 校對:周瑞廣本專題圖片來源于攝圖網,基于VRF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