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尹鵬先,從博士到秦嶺深處的村支書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陜西漢中深藏秦嶺的留壩縣火燒店鎮燒房壩村,有2000余畝優質板栗林,8000余畝優質橡子林,還有一個半月就能產20萬筒以上規模的香菇生產基地。帶領燒房壩村發展這些產業的人,正是陜西第一個博士村支書尹鵬先。選調基層以來,尹鵬先發揮自己的林學專業優勢,帶領村民發展香菇產業,改造低產板栗林、橡子林,使得參與農戶年人均增收7400余元,真正實現了“村有主導產業、戶有發展項目、人人參與增收”的良好局面。
去祖國需要的地方,以行動踐初心
2018年,尹鵬先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生態學專業博士畢業后,先后收到了美國哈佛大學的邀請函、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出國錄取通知、陜西省選調生錄用通知以及在高校工作的機會。是留校任教,還是享受國家公派,赴哈佛大學深造?站在人生選擇的十字路口,尹鵬先放棄了他人眼中的“理所應當”,選擇做一名選調生,主動申請到貧困縣留壩縣掛職。對尹鵬先來說,這樣的選擇并不是一時沖動,而是深思熟慮后的決定。他現在還記得,讀書時,學校就經常邀請基層就業的優秀校友回母校進行經驗交流,“每次聽他們的故事,就想自己也一定要去祖國需要的地方,發揮專業特長,改變農村面貌。”
工作中的尹鵬先,受訪者供圖
要想服務好基層,必先了解基層。剛走出校園不久的尹鵬先對基層還很陌生,帶領老百姓種什么、養什么、怎么賣,模式怎樣選,如何破解產業發展的困局等都成為了擺在眼前的難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深入了解當地實際,尹鵬先認為要真正拜群眾為師。大家最初對這個高個子、戴眼鏡、說一口普通話的村黨支部書記 “敬而遠之”,覺得這個選調基層的博士不過是“鍍個金”就走罷了。后來,尹鵬先吃住都在村里,與農戶一塊苦、一塊干,還學會了當地方言。時間久了,村民看到這位“博士村支書”的樸實與真誠,也愿意對他說心里話,不管村上誰家有大小事都會第一時間來找他。
“留壩縣燒壩房村9歲五保戶黃中明夫婦倆都患有慢性病又無人照顧,尹鵬先時常去看望他們,幫助整理床鋪、打掃衛生、給他們做飯。“尹書記好!經常來看我們,還開車送我去縣醫院看病,就像自己的兒子一樣。”黃中明感動地說。通過日常不斷地與當地農民接觸,尹鵬先慢慢了解并熟悉了農村工作,他這個“博士村支書”迅速完成了由學生向基層干部的蛻變,得到群眾的廣泛認可。
小山村規劃多產業,因地制宜走上致富路
留壩縣位于秦嶺南麓深山,背秦嶺而面巴蜀,褒河自北向南穿境而過,燒房壩村位于褒河支流尚溪河兩岸。尹鵬先來之前,燒房壩林多地少,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外出務工,村內沒有成規模的產業,全村只有4個村民小組,134戶37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2戶48人。按照留壩縣“四養一林一旅游”產業發展思路,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尹鵬先確定了燒房壩村以代料香菇、特色經濟林為主的產業發展方向。
尹鵬先在香菇生產基地,受訪者供圖
經過前期的調研后,尹鵬先帶領村扶貧社,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建起了能產20萬筒以上規模的香菇生產基地,一個半月就組織村民生產出23萬代料菌菇筒。袋料香菇出菇快,見效快,眼見種植香菇的鄰居致了富,村子里更多的人動了起來。這一年,燒房壩村就實現了香菇生產40萬筒,村民增收80多萬元,并為村集體增收4.6萬元。2019年年底,燒房壩村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村民分紅,村集體各項總收入20多萬元,總計給村民分紅10.5萬元。進入2020年,無需再做動員工作,村民種植香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截至目前,燒房壩村累計發展代料食用菌120萬筒,總產值超過700萬元,帶動參與農戶年人均增收7400余元。燒房壩村的袋料香菇生產也帶動了火燒店鎮和留壩縣的食用菌產業發展,食用菌產業很快發展成留壩縣又一個主導產業。
燒壩房村平均每戶擁有板栗林或橡子林30畝以上,作為林學博士的尹鵬先很快發現,以板栗為主導的特色經濟林潛力巨大,是增收的好渠道。但是,由于村里板栗林與橡子疏于管理,品種繁雜、管理技術落后,品質難以得到保證,如果將板栗林統一改造成優質板栗林,收入翻倍并不難。村組干部討論后,板栗林、橡子林改造的大幕就此拉開。尹鵬先聯系了母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資源,邀請母校呂平會、何佳林教授在火燒店鎮開展板栗林、橡子林改造的技術培訓會,從根本上提高村民的管理技術。截至目前,該村已完成了約2000余畝板栗林,8000余畝橡子林的低產改造工作。
去年,尹鵬先又瞄準了中藥材豬苓。他利用村集體山林下的空地種植中藥材豬苓上萬斤,帶動村民種植豬苓兩萬斤,3年后預計可有210萬元以上的產值。山下有香菇,山上有林果,林下有豬苓,一個多元立體的經濟模式正在形成。更讓小山村看到活力的,是外出打工的年輕人被吸引返鄉了。通過快速高效的發展勢頭,全村吸引了35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累計培育產業大戶58戶,占常住戶的50.1%,也帶動了在村勞動力紛紛參與務工。
尹鵬先在京東直播現場,受訪者供圖
“留壩的土蜂蜜凝聚秦嶺深山百花精華,自然甘醇,入口綿軟細膩,芳香悠長,回口有明顯的藥材花香,一品便知是自然之味,可以說是好喝又健康,現在下單優惠多多……” 這是尹鵬先通過京東直播平臺向全國網友推介留壩縣棒棒蜜現場。2019年香菇產業剛發展起來時,尹鵬先就決定打開銷路,瞄準了電商平臺。他說:“這么好的農產品,我們要直接對接到客戶手中……”。為此,他抓住直播電商的風口,開始為本地農產品直播“帶貨”,在京東直播、央視頻等多個媒介宣傳留壩“棒棒蜜”、留壩香菇等消費扶貧產品,帶領村民大力發展電商和農產品品牌建設,僅四個月就有44萬元的銷售額。
建設讓城里人都羨慕的棲居樂土
尹鵬先剛進燒房壩村時,村里的通組路、入戶路和平板橋建設進度緩慢。遇見大雨天氣,進溝的路就變得泥濘不堪、難以下腳。“回想初來燒房壩,村子里大多數通戶路都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初春積雪融化以后更是苦不堪言,……”尹鵬先回憶。更為嚴重地是,由于平板橋工程建設緩慢,百姓還得走吊橋,基本的通行都存在安全隱患,更別提通車了。
得知現狀后,尹鵬先多方協調,聯系各方爭取到了硬化道路的項目,著手開始建設。然而建設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還有群眾因修路進度不一而鬧情緒。“當時我們組上8戶有7戶門口的道路都硬化了,就剩我們家沒硬化,我以為不給我們家修了,心里急啊!”說話的正是年過花甲的陳習余,他和老伴楊桂蘭住在2組的龍王溝多年,且是溝里最遠的一戶,老陳走路都要拄著拐棍,腿腳不是很好。
“由于這家位置比較靠里面,加之他家離通組道路距離比較長,還有一座便橋,所以把他家放在2組最后。”尹鵬先說道,“后來聽說他們心里比較著急,擔心把家里的路落下了,我就多次到他家里疏導情緒,盡快帶著工人來修路了“。
圖片來源于留壩縣政府
遇見這類“阻工”難題,尹鵬先都會挨家挨戶做工作,苦口婆心進行勸說,親自運送水泥漿、抹平路面。現在,燒房壩村通組路、入戶路全部實現硬化,平板橋工程也竣工投入使用,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
此外,他還帶領全村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開展了廁所革命、垃圾分類回收兩項工作。截止目前,全村建立了垃圾銀行一處,實現了垃圾分類的初步有效治理,全村改建衛生廁所已達到100%。為加快燒房壩村的發展,他還積極爭跑其他基礎設施項目,目前村委會擴建、四組涵板橋工程也在順利推進,將惠及更多老百姓。
在漢中發布《我的“新聞發布會”》欄目,尹鵬先說出了他的小康愿景:“把燒房壩村建設地更加富強、精美、和諧、宜居。讓這里成為城里人都羨慕的詩意棲居樂土”。未來,他希望和全體村民共同努力,建設一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燒房壩村。
參考資料:
1.博士村官出妙計 小山村走上紅火路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0166078376775424&wfr=spider&for=pc
2.我的“新聞發布會”|尹鵬先:我博士畢業下基層,兩年村里大變樣
https://mp.weixin.qq.com/s/zDNnJkHqJ4A7JyNHXJikaQ
3. 尹鵬先:“博士生”的“村支書”之路http://www.liuba.gov.cn/lbxzf/ypxzyhd/201911/t20191114_614881.shtml
4. 一位博士村支書修路的那些事兒
http://www.liuba.gov.cn/lbxzf/ypxzyhd/201906/t20190622_587759.shtml
編輯:雨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