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人員應滿足的條件
?見習人員應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1.畢業2年內未就業的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中專畢業生及技工院校畢業生;
2.具有本市戶籍的16至24歲登記失業人員;
3.具有本市戶籍的16至24歲轉移就業登記的農村無業或務農勞動力。
★見習期限
是指自簽訂《北京市就業見習協議書》之日起至見習期滿之日止,時間不超過12個月。具體見習期由見習雙方自行約定。2019年起北京見習期限調整為1-12個月。
★見習補貼
市級見習補貼標準為本市當年月最低工資,主要用于見習人員生活補貼、帶教人員補貼、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自簽訂見習協議之日起,見習單位應為見習人員辦理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手續,保險期限為1年。每名見習人員只能享受一次見習補貼。16至24歲登記失業人員和轉移就業登記的農村無業或務農勞動力,享受見習補貼政策期間,不同時享受失業保險金、一次性臨時生活補助等。
★申請渠道
見習人員可登陸“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公共服務平臺用戶中心”, 就近就便申請參加見習。
★就業見習報名條件
1.本市普通高校、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畢業學年的全日制在校生(畢業前一年7月1日起至畢業當年6月30日,見習人員可以利用暑期時間參加見習。);
2.全日制高職及以上學歷的本市院校或外地院校本市生源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
3.具有本市戶籍、登記失業的16至24歲失業青年;
4.對口支援和東西部協作地區16至24歲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
★見習期限
見習期限為3至12個月,具體期限由就業見習基地和就業見習人員協商確定。就業見習人員每天見習時間應不少于6小時。就業見習基地應如實記錄就業見習人員出勤情況,留存考勤記錄和相關材料。當月參加見習不滿15天的,不予發放見習補貼。
★生活補貼
根據每月實際見習人數,按照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給予就業見習基地見習人員生活費補貼。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補貼:根據每月實際見習人數,按照每人每月10元的標準,給予就業見習基地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補貼。保險費不低于每人每月10元。
★就業見習報名渠道:
1.就業見習崗位查詢。全市就業見習崗位信息在中天人力資源網(www.cnthr.com)統一發布,申請人員可登錄查詢。
2.就業見習報名。
(1)可以到市、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報名;
(2)直接到就業見習基地報名;
(3)畢業學年在校生也可以到所在院校就業指導中心報名。
★就業見習對象
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
★見習期限
見習人員的見習時間一般為3—12個月。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期間不視為就業,見習期滿后可按規定參照應屆畢業生享受有關政策。
★見習補貼
對吸納就業見習的單位,按規定給予就業見習補貼,用于支付見習人員見習期間基本生活費,為見習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有條件的地方或見習單位可為見習人員購買商業醫療保險,提高見習保障水平。對見習后留用率50%以上的見習單位,補貼標準提高10%。將對見習期未滿與見習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給予見習單位剩余期限見習補貼政策延續至2023年底。
★報名地址
線上報名網址:中國公共招聘網(http://job.mohrss.gov.cn),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http://job.mohrss.gov.cn/202008gx/index.jhtml),就業在線(https://www.jobonline.cn),河北省公共招聘網服務專區(https://rst.hebei.gov.cn/ggzp/)。線下報名地址:各市、縣、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實體服務大廳。見習崗位招聘專場(https://rst.hebei.gov.cn/ggzp/ww/a/b/wwab_jyjx.html)
★就業見習對象
就業見習的對象為離校2年內未就業或就業轉失業的高校畢業生和中職畢業生,16-24歲的登記失業青年以及符合條件的留學回國畢業生。
★就業見習崗位
從山西省境內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各類企業、街道社區、政府投資項目和科研項目中募集的就業見習崗位。
★就業見習時間
就業見習的時間為3個月至12個月。每個人只能參加一次享受補貼的就業見習活動。就業見習不是就業,見習期滿后可按規定參照應屆畢業生享受有關政策。
★見習人員在就業見習期間待遇
見習單位在就業見習期間須為見習人員按月發放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基本生活補助,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保額需與我省工傷保險工亡一次性賠付標準大致相同。有條件的單位可酌情解決見習人員的午餐問題。
★補貼標準
最低工資標準的基本生活補助,和不低于85萬元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從2023年1月1日起,全省全日制用工的月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一類1980元、二類1880元、三類1780元。為此,我市參照“就業見習補貼標準為見習單位所在地最低工資標準的60%”進行調整,調整后的見習補貼標準從2023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
★如何申請就業見習?
單位申報就業見習崗位或個人申請參加就業見習均可在線辦理,進入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門戶網站(https://rst.shanxi.gov.cn/)的“人社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即可辦理。現有就業見習崗位可以在“人社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的“公共就業”一欄內進行查詢。
★就業見習面向對象及期限
鼓勵高校畢業生到企業、非公經濟組織、社區和社會組織、參加為期3-12個月的就業見習。
就業見習面向:高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16-24歲失業青年。
申領條件及渠道:見習單位向當地人社部門提供參加見習的人員名單。見習協議書。見習人員畢業證書復印件。單位發放基本生活樸助憑證、見習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發票復印件。就業見習人員期滿考核鑒定表。期滿留用相關證明材料等。登錄內蒙古自治區青年見習計劃系統(http://gx.nmrc.com.cn/#/jianxi/jianxi)或登錄“內蒙古人才網”進入“就業見習”板塊,選擇見習人員或是見習單位賬號進行注冊。按要求填寫上傳相關資料。
★就業見習崗位
崗位來源:民營企業、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政府投資項目、科研項目。
崗位類型:互聯網、金融、教育、醫療、公共管理等現代服務業,以及5G、半導體、新能源等高端制造業企業見習崗位。管理、技術、科研類崗位。
★見習期待遇
見習期間,見習單位為見習人員發放基本生活費。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
見習期滿后,見習單位優先留用見習人員。
未被留用的人員,參加基層服務項目招募,同等條件下優先招錄。
對見習期滿未留用的人員提供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和培訓等服務。
積極推薦就業崗位:對有創業意愿的提供項目開發。融資支持。場地便利,跟蹤扶持等服務。
待遇或補貼標準:見習期間生活費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見習對象范圍
畢業學年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
普通高等學校畢業學年高校畢業生(含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學年畢業生,凡在校期間參加就業見習,以下非特指均統稱“學年見習生”)。畢業學年指從應畢業年份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個月。赴省內基層和農村中小學校開展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教學實踐“浸潤行動”的相關專業符合條件畢業生,可納入就業見習政策范圍。
★見習期限
學年見習生見習期為3個月。
★見習單位
在現有見習單位基礎上,新增一批有意愿開設見習崗位的普通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作為見習單位(以下統稱“院校類見習單位”)。
崗位類型:院校類見習單位的崗位原則上應設立在內部機構、下屬企業或科研項目。
★見習補貼標準
學年見習生的就業見習補貼包含基本生活費和指導管理費。基本生活費標準為1000元/人月,指導管理費標準為150元/人月。學年見習生的基本生活費和指導管理費由財政全額補貼,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等穩就業資金統籌列支。
學年見習生在校期間簽訂三方協議的可以參加就業見習。在校期間參加見習不視為實現就業,不計入初次就業率統計。
★就業見習對象
是指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中職(含技工院校)學校畢業生及其他16-24歲失業青年。16-24歲失業青年,是指截止就業見習協議上報備案之日,按本人身份證注明的出生日期計算,年齡滿16周歲不超過24周歲,且失業登記后,無用工備案和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記錄的失業青年。離校2年內未就業。是指截止就業見習協議上報備案之日,畢業證書記錄的簽發時間不超過2年,且無用工備案、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記錄。
★見習人員可享受的政策
見習人員見習期間,免費獲得就業見習單位提供的符合政府頒布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勞動保障用品;由見習單位在其上崗當月為其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所需資金從見習生第一個月的就業見習基本生活補貼中扣除;見習單位按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本生活補貼每人每月不低于2816元和失業青年就業見習基本生活補貼每人每月不低于2112元(為見習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當月除外)的規定(2021年標準),按月發放見習人員基本生活補貼。
★就業見習期限
3個月至12個月。見習人員應與見習單位簽訂《吉林省吉林市就業見習協議書》,此協議視為勞動用工的一種形式。見習期限低于3個月的見習人員不享受財政部門給予的見習補貼,該期間的見習補貼由見習單位自行支付。
★就業見習單位
是指在吉林省內依法注冊成立,合法經營,自愿申請,接納3名(含3名)以上就業見習人員,并經認定可以接收就業見習對象開展就業見習的各類型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有接納就業見習人員崗位需求的市教育局直屬事業單位,也可進行申報。
將市直屬中小學校、民辦學校納入就業見習單位范圍,各中小學校要積極征集符合參加見習條件的外聘人員。
★申請參加就業見習人員需滿足以下條件
1.擇業派遣期內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
2.身體健康,遵紀守法;
3.具有見習崗位所需專業知識。
★見習人員招募原則
1.就近見習原則,優先安排回生源地高校畢業生參加見習;
2.特困生優先原則,優先安排特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參加見習;
3.雙向選擇原則,見習基地與報名參加見習的高校畢業生通過供需見面交流活動等形式進行雙向選擇;
4.調劑原則,初次未能與見習基地達成見習意向的畢業生,各級畢業生就業見習管理服務部門要協助提供見習機會,力爭所有有見習意愿的畢業生都能參加見習;
5.一次見習原則,已參加就業見習活動的高校畢業生,不再參加見習。
★申請渠道:
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可向當地就業見習管理服務部門提出申請,或通過各地公共人才和就業服務網絡及就業見習供需對接活動現場報名參加。各級就業見習管理服務部門或見習基地接到見習人員申請后,一周內應給予本人回復。
★就業見習申請條件:
目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青年,可以申請參加見習:
(一)年齡在16至35周歲的本市戶籍未就業人員;
(二)參加見習計劃的本市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畢業學年學生;
(三)本市高等學校及中等職業學校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全日制畢業生。
★見習期限
見習的期限一般為1-12個月。畢業學年的學生原則上應在畢業前完成見習。
★就業見習補貼
在見習期間,為了更好地保障學員的生活,每名學員每月若符合出勤要求,將獲得當年本市城鎮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的80%的見習學員生活費補貼,各區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配套補貼。此外,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還將統一為見習學員購買綜合保險,用于保障見習學員參加見習時發生的人身傷害以及造成的第三方損失。
★就業見習對象
畢業前3-6個月未落實單位、畢業后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16-24周歲的失業青年。
★見習期限
見習時間一般為3-12個月。
★見習人員補貼
江蘇見習補貼標準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60%,見習期間統一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對留用率達50%以上的,按每留用一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見習補助。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實習見習基地參加見習或者到企事業單位參加項目研究的,視同基層工作經歷,自報到之日起算。
★就業見習服務
未就業畢業生可登錄“江蘇人社網上辦事服務大廳”,江蘇智慧人社APP、高校畢業生就業掌上寶,或通過支付寶、微信小程序搜索“江蘇人社”等方式均可獲取見習申請、政策介紹、供需對接、補貼申領等全流程線上服務。
★就業見習申請條件:
申請參加就業見習人員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畢業1年內未就業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
(二)遵紀守法,具有見習崗位所要求的相關條件;
(三)有積極的求職意愿,并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進行實名登記;
(四)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見習期限
見習期限一般為3至6個月,最長不超過12個月。見習期滿,見習基地應根據見習人員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見習成效等情況,對其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考評,簽署見習考核意見。
★就業見習補貼
見習期間,見習基地應按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向見習人員支付基本生活補助,其中政府補貼原則上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60%,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補貼額度。見習留用率達到50%的可給予適當提高,國家級和省級見習示范基地見習基本生活補助的政府補貼部分可提高至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見習基地為見習人員繳納綜合商業保險費用,當地政府可給予補貼。
見習人員在見習期滿后被設立見習基地的單位正式錄(聘)用的,可補繳見習期間的養老保險費,當地政府對其中單位繳納部分可給予補貼。
★就業見習
是指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定的就業見習基地(以下簡稱見習基地)提供適宜見習崗位,吸納未就業青年進行3-12個月就業見習,對見習人員支付見習補貼的一項制度。見習期間,見習基地與見習人員簽訂就業見習協議書,不建立勞動關系;見習對象主要是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和16-24歲失業青年。鼓勵離校6個月的高校畢業年度學生到企業參加見習,提高就業能力,促進盡快實現就業。
★政府對就業見習提供哪些政策支持?
(1)見習期間,見習單位給予見習人員發放見習生活補助,每人每月不低于2000元,其中就業補助資金按照每人每月1400元給予見習單位補貼,給予帶教老師一次性200元補助;同時,見習單位為見習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每人100元,由就業補助資金給予補助。
(2)見習活動結束后,見習單位對高校畢業生進行考核鑒定,出具見習證明,作為用人單位招聘和選用見習高校畢業生的依據之一。在見習期間,由見習單位正式錄(聘)用的,在該單位的見習期可以作為工齡計算。
★高校畢業生如何申請參加就業見習?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門通過媒體、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以及電視、網絡、報紙等多種渠道,發布就業見習信息,公布見習單位名單、崗位數量、期限、人員要求等有關內容,或者組織開展見習單位和高校畢業生的雙向選擇活動,幫助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見習單位對接。離校后未就業回到原籍的高校畢業生可與原籍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及當地團組織聯系,主動申請參加就業見習。
★就業見習的對象
參加就業見習的對象為畢業3年內未就業的省內高校和省外高校福建生源畢業生。
青年就業見習的對象為離校2年內未就業大中專院校(含技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
離校2年內未就業是指申請參加見習前無用人單位為其辦理過社會保險且距離畢業證書記錄的簽發時間不超過2年;
16-24歲失業青年是指申請參加就業見習前未就業且未繳交過社會保險費的16-24歲失業青年。
★待就業畢業生如何參加就業見習?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可登錄福建省畢業生就業公共網及各設區市人事人網查詢見習崗位。根據發布的見習崗位信息自行到當地就業見習主管部門或見習單位申請參加就業見習,須持報到證、身份證或戶口簿報名。
★見習人員申請
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可以向當地就業創業服務中心(或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申請,參加我省的就業見習。見習期間,人社部門會給予就業見習補貼,用于見習單位支付見習人員在見習期間的基本生活費、為見習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
★享受就業見習補貼的人員范圍
為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國家級貧困縣和老工業基地離校2年內未就業中職畢業生以及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
★補貼標準
見習崗位補貼標準為見習單位所在縣(市、區)最低工資標準的70%,其中:參加見習首月時年齡在16-24歲的人員享受補貼標準提高到最低工資標準的80%。對見習人員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的單位,見習留用人員補貼標準提高到最低工資標準的100%。見習綜合保險據實予以補貼。就業見習補貼期限一般為3-6個月,最長不超過12個月。
★就業見習人員范圍
1.離校3年內有就業見習意愿的高校畢業生;
2.16-24周歲青年;
3.畢業前3個月內尚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
4.就業見習人員實行自愿報名,根據各地發布的見習單位和崗位信息按規定報名參加,允許跨行政區域參加就業見習。
★適用對象
高校3年內有見習意愿的高校畢業生和處于失業狀態的16-24周歲青年。外地高校畢業生、海外留學生和職業院校畢業生(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技師學院高級工班畢業生、預備技師班畢業生)同等享受就業見習政策。
★就業見習期限
原則上為3-6個月,最長不超過 12個月。
★就業見習補貼
采取“先支后補”的方式,由見習單位在就業見習人員見習期滿結束后,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按規定申領。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滿3個月后,見習單位可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并繼續享受就業見習補貼。
★見習人員條件
本省內已辦理實名制登記的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含普通高校各類畢業生以及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離校2年內未就業中專中職畢業生和16至24歲失業青年,以及符合國家和我省就業見習規定的其他人員。優先推薦沒有工作經歷的見習人員參加就業見習。
★見習期限
見習期限一般為3至12個月。見習期間,見習單位與見習人員簽訂就業見習協議,見習人員不屬于見習單位在崗職工和從業人員。
★見習補貼
就業補助資金按照實際完成見習人數和見習時間向見習單位支付見習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000元,其中對留用見習期滿人員比例達到50%以上的,補貼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500
元,并隨經濟社會發展適時調整。實際完成見習時間不足3個月的,不予支付見習補貼。見習時間滿3個月但未完成見習協議期限的,離崗當月不予支付見習補貼。
見習單位應為見習人員按時足額發放基本生活費,具體標準由見習單位參照本單位同類崗位勞動報酬標準的一定比例確定,并在見習協議中載明,但是不得低于當地失業保險金標準。
見習人員相關保險費補助。見習期間,見習單位應為見習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見習期限
見習期限一般為1-6個月。
★就業見習補貼
見習基地應使用銀行卡為見習人員發放生活補助,并為見習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妥善處置意外保險事故。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購買金額,由各地結合實際確定。按時支付見習人員生活補貼,生活補貼標準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有見習意愿的高校畢業生向當地公共人才服務機構提出就業見習申請,或通過管理服務信息系統在網上進行實名注冊登記申報。
★就業見習單位
見習單位是指經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認定的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
★畢業生參加見習辦法
1.
報名條件。我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對象是湖南生源、高校畢業離校且兩年內未就業的普通高校畢業生。“湖南生源”指入學前戶籍在湖南省內的畢業生;“普通高校畢業生”指參加國家統一高考后被錄取的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的學生。
2.
報名程序。符合見習條件的高校畢業生,登陸湖南人才網(www.hnrcsc.com)或各級人才中心網站了解見習基地的崗位需求,下載并填寫《湖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申請登記表》(附件1,一式三份),與畢業證、身份證、戶口簿、《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空白件)或者就業失業登記證等有效證件一并提交所在地人才中心。
★見習期限
見習期最長不超過一年,超過見習期仍繼續使用的,按建立勞動關系處理。
★補貼方式
見習補貼采取先發后補的方式。見習期間,由見習單位按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先發給高校畢業生生活補貼,并為其辦理人身意外傷害險,再由當地政府根據有關規定按季對見習單位給予補助。見習單位安排見習人員在法定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參照勞動保障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發放額外補貼。
★就業見習補貼標準
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或16-24歲失業青年參加就業見習,且每月按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80%的標準對見習人員支付工作補貼的,可按規定享受就業見習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按不高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且不高于用人單位實際支付的工作補貼金額給予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12個月。
用人單位應于就業見習結束之日(實際見習時間不少于3個月)起1年內,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補貼申請。對見習期未滿即與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的單位,可申請剩余期限的見習補貼。(此條款實施至2023年12月31日)
★見習人員應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畢業學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含非全日制研究生,下同)、中職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畢業生;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中職院校畢業生。未就業指參加就業見習時處于未就業狀態,當下未以企業職工身份參加社會保險;16-24歲持《就業創業證》的已登記失業青年。申請渠道:
符合條件的人員申請就業見習可通過廣西人才網就業見習頻道、就業見習雙選會、見習基地官方網站等渠道獲取就業見習崗位信息,并按相應渠道報名。報名人員與見習基地通過雙向選擇達成就業見習意向,簽訂《廣西壯族自治區就業見習協議書》后開展就業見習。
★生活補貼
為見習人員按月足額發放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基本生活補助,并在與見習人員簽訂就業見習協議的5個工作日內為見習人員購買每人每月不低于15元或就業見習期內不低于30萬元保額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見習期規定
見習人員只能在同一見習基地參加一次就業見習。就業見習期間應遵守見習基地規章制度,按就業見習協議履行個人義務。
就業見習期內,見習基地原則上不得變更見習人員的就業見習崗位,不能安排見習人員到本基地之外的設區市或縣的分支機構參加就業見習,不能以勞務派遣、外借等方式安排見習人員到其他單位參加就業見習。如見習基地有業務外包項目設置見習崗位的,須提供業務外包協議備案。如見習基地或見習人員需要調整見習崗位,應雙方協商同意后通過書面確認。
★就業見習人員范圍
離校3年內未就業的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包括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我省普通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所屬畢業學年學生、16-24歲未就業青年。在具體工作崗位上進行3至12個月的全日制就業見習的制度。
★見習期補貼待遇
見習期間,見習基地發放的就業見習崗位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就業見習補貼標準為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對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的用人單位,將見習補貼標準提高到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100%給予補發。符合條件的見習人員只能享受一次見習補貼。見習基地可根據實際適當提高見習崗位工資標準,按月支付見習人員見習崗位工資,并在支付見習崗位工資之日起30日內,向當地就業局申請就業見習補貼。
見習人員見習期未滿提前離崗的,當月見習不足10個工作日的不予發放當月見習補貼,滿10個工作日不足1個月的,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40%給予補貼。
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年100元,由見習基地統一購買,并在初次見習補貼申領中提交申請。
★見習期規定
見習基地招聘見習人員上崗之日起,5個工作日之內必須簽訂見習協議,明確見習期限、崗位職責、見習待遇以及雙方的權利義務等;并按規定為見習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鼓勵有條件的見習基地為見習人員購買住院醫療保險等其他商業保險)。見習人員同等享有單位正式員工的政治與業務學習、生活補貼、文化活動等待遇。
★見習人員范圍
(一)離校一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高校畢業學年在校生以及對口支援西藏等地區的高校畢業生。
(二)離校一年內未就業的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以及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畢業學年在校生。
★就業見習補貼
就業見習補貼按見習人員每人每月1000元標準劃撥給就業見習基地,見習留用就業率達到50%以上的,留用人員就業見習補貼標準按每人每月1200元執行,見習補貼期限按見習人員實際見習月數計算,最長不超過6個月;
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補貼按見習人員每人100元標準一次性劃撥給就業見習基地;
同一見習人員只能申報一次補貼。
★見習期
見習人員在同一單位見習時間一般為1—6個月。
★報名方法
符合見習條件且有見習意愿的人員可登陸重慶大學生就業網、重慶市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管理系統進行網絡報名,也可持身份證、畢業證書(畢業學年在校生提供學生證或在校就讀證明,附件2)到所在區縣(自治縣)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局現場報名,通過重慶市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管理系統錄入個人信息。
★見習對象
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艱苦邊遠地區、老工業基地、民族地區、貧困縣可擴大到中職、技校畢業生)、16-24歲失業青年。
★見習時間
一般為3-12個月,期間由見習單位給予基本生活費。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期間不視為就業,見習期滿可按規定參照應屆畢業生享受有關政策
★就業見習補貼
就業見習補貼標準全部提高到最低工資標準的100%;對年度吸納見習人員超過200人、留用率超過60%并穩定就業1年以上的見習基地,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新評定為國家級、省級就業見習基地的,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愿意參加就業見習的高校畢業生和符合條件的失業青年,可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咨詢,也可關注省就業局微信公眾號“四川e就業”進行申請。
★見習范圍
見習對象為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艱苦邊遠地區、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可擴大至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中職畢業生。
見習時間
3—12個月,最長不超過一年
★見習補貼標準
見習期間,見習人員生活補助費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其中最低工資標準的60%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見習期間,見習單位必須為見習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與住院醫療商業保險,保險費用從就業補助資金中按每人不高于300元的標準據實補貼。
★見習范圍
16-24周歲,具有我省戶籍的失業青年;
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和中職畢業生(包括省外戶籍)。
對符合多類見習對象條件的,按照“高校畢業生→中職畢業生→16-24歲失業青年”的先后順序來選定見習人員類別。
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申請參加就業見習,其中脫貧家庭、城鄉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青年,可以優先提供見習機會。有意愿參加就業見習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可通過查詢全省各級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網站,獲取見習單位名單、崗位數量、期限、人員要求等有關內容。
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期限一般為3—12個月。見習期限:見習時間一般3-12個月,精確到日,不能低于3個月,不能超過12個月。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活動期滿結束后,見習單位對高校畢業生進行考核鑒定,出具見習證明,作為用人單位招聘和選用見習高校畢業生的依據之一。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享受哪些政策和服務?
1.見習單位發放基本生活補助(基本生活補助費用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2.見習單位為參加見習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3.見習期滿未被錄用可繼續享受就業指導與服務;
4.在見習期間,由見習單位正式錄(聘)用的,在該單位的見習期可以作為工齡計算;
5.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實習見習基地參加見習或者到企事業單位參加項目研究的,視同基層工作經歷,自報到之日起計算。
★見習人員范圍
是指西藏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含技師學院高級工班和預備技師班、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中高職(技工學校)畢業生以及16至24周歲西藏未就業青年。困難職工家庭成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成員、城鄉低保家庭成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及就業困難畢業生優先安排就業見習。
★見習期限及招募原則
為3至12個月,招募需要遵循困難優先原則和雙向選擇原則。同時,見習人員參加見習,不受戶籍所在地限制,堅持個人自愿、政府扶持幫助、社會共同參與、促進市場就業的原則。
★見習補貼標準
見習人員未滿見習期提前離崗,當月見習不足10個工作日的不予發放當月見習補貼,滿10個工作日不足1個月的,按50%發放當月見習補貼。
見習基地申請的見習補貼可用于支付見習人員基本生活補助、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或見習人員指導管理費。見習人員基本生活補助不得低于見習補貼的80%,見習基地可結合實際給予一定的福利待遇或其他補貼。
★見習人員范圍
畢業年度(即從畢業當年1月1日起的12個月)和畢業兩年內未就業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包括專科及以上學歷的統招畢業生,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以及16至24歲失業青年。國家級貧困縣、艱苦邊遠縣的見習人員范圍可擴大至畢業2年內未就業的中職畢業生。
★見習期限
見習期限一般為3至12個月。見習期間,見習單位應與見習人員簽訂見習協議書,不建立勞動關系。
★見習補貼
見習人員在規定見習期限內享受政府提供的見習補貼,包括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補貼和生活補貼。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補貼由人社、財政部門提前預撥至同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并按規定列支;生活補貼實行先墊后補方式,由見習單位按規定申報。補貼標準按有關政策規定執行。
見習生活補貼按自然月份計算。見習人員按規定正常出勤的,當月見習生活補貼按規定月標準計算;月出勤時間10至15個工作日的,當月見習生活補貼按規定月標準的50%計算;月出勤時間不滿10個工作日的,當月不享受見習生活補貼。
★就業見習對象
見習對象有兩類,一是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二是16-24歲失業青年。
見習時間
3至12個月
★就業見習用人單位
就業見習主要面向民營企業、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政府投資項目和科研項目等用人單位。
★就業見習補貼
對吸納見習人員的見習單位,政府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給予就業見習補貼。補貼主要用于三個方面支出:一是見習人員見習期間的基本生活費支出;二是為見習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支出;三是用于見習人員的指導管理費用支出。補貼期限與見習期限一致。
★見習期滿后政策規定
首先見習期滿后鼓勵見習單位留用。對留用率達到50%—60%(不含60%)、60%—70%(不含70%)、70%及以上的,補貼標準分別提高至1200元、1350元和1500元。對見習期未滿與見習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將給予見習單位剩余期限見習補貼的政策延續至2022年底。補貼時間最長不超過1年。
對見習后仍未實現就業的人員,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繼續做好后續就業幫扶,持續提供崗位信息、職業指導等服務,促進見習人員盡快實現就業。
★申請渠道
有意愿參加就業見習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可以線上通過甘肅人才網(www.gszhaopin.com)點擊“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甘肅專區”申請參加見習,線下可就近到蘭州市各縣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咨詢申請,或者直接聯系就業見習單位申請參加。
★見習對象和期限
見習對象為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見習期限為3-12個月。
★見習補貼標準
見習期間,由見習單位為見習人員提供基本生活費、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并承擔對見習人員的指導管理費用。對吸納見習的單位,按規定給予就業見習補貼。對見習期滿,且留用率達到30%(含)以上不足50%的,按每人每月700元標準給予見習補貼;留用率達到
50%(含)以上的,按每人每月1000元標準給予見習補貼。對見習期滿留用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登記就業的,按實際簽訂勞動合同人數,給予一次性1000元/人獎勵。2022年底前,對見習未滿與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的,見習補貼按《見習協議》簽訂的見習期限核算。
★見習對象
具有寧夏戶籍的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
★見習時間
一般為3-12個月,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期間不視為就業,見習期滿后可按規定參照應屆畢業生享受有關政策。在自治區級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示范單位評選中,優先激勵參加本次計劃并表現突出的各類單位。
★見習人員的基本生活補貼
見習期間,見習人員的基本生活補貼參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執行。各市、縣(區)要為見習人員統一購買不高于50萬元額度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對于見習期滿6個月以上,且以靈活就業身份繳納社會保險的人員按照實際繳費的2/3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對在見習完成協議約定一半以上期限,與見習人員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的見習單位,給予剩余期見習補貼,同時,可享受企業招用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的就業補貼,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上述所需經費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
★見習對象
離校2年內(畢業后24個月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新疆籍失業青年。
★見習期限
見習時間累計最長不超過12個月,每名見習人員參加就業見習原則上不超過3次。因疫情等不可抗因素導致見習中斷的,可順延見習期限。
★見習補貼
各地對見習人員從就業專項資金中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給予見習補貼,見習單位按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50%為見習人員發放崗位補助。
★見習留用
對見習期未滿即與見習人員簽訂2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將剩余期限的見習補貼按月補發給見習單位。補發月數以見習人員實際在崗時間為準,最長不超過剩余見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