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要聞
省市政策
地方動態
春招求職要點
合理規劃,穩住心態
春招的特點是時間短、流程快,并且在找工作的同時,同學們還要兼顧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及畢業答辯,因此一定要合理規劃好自己的時間,有規劃才能不慌亂。同時注意穩住自己的心態,不要過度焦慮,深陷情緒漩渦,要積極行動起來,正面看待每一次失敗,并及時總結經驗。
充分準備,抓住機會
仔細打磨簡歷,根據崗位特點和崗位要求來撰寫、修改簡歷,同時學習意向崗位必備技能。面試前搜集關于面試公司的必備資料,提前進行面試練習,做到語言流利、口齒清楚,面試當天要注意著裝整潔,提前到場,做好充分準備,才能抓住每一次機會。
積極拓寬求職渠道
動態關注意向企業官方信息發布渠道,多多查看各大招聘網站,及時獲取招聘信息。春招期間,各省公務員招考、事業單位統一招聘均陸續啟動,此外,西部計劃/三支一扶/特崗教師等基層就業項目招聘也即將開啟,有意向的同學可以提前加以了解,做好準備。
把握好校園招聘
校園招聘兩個最重要的階段是“秋招”和“春招”,秋招已經結束,春招成為現階段畢業生找工作最關鍵的時期。相對于社招來說,進行校園招聘的公司一般不會過于在意求職者是否擁有豐富的經驗,在校園招聘中,一個人的潛力、可塑性才是公司最看重的,因此一定要重視!
警惕求職陷阱
警惕入職前先交錢
詐騙分子會在網上以“高薪”為誘餌發布虛假招聘信息,吸引受害者關注,要求受害者先繳納保證金、體檢費等來騙取錢財,后以各種理由不提供相關職位,甚至收了錢之后就銷聲匿跡。招聘信息中出現的專業不限、月入過萬等字眼多數為詐騙分子的慣用手段,應聘時要注意甄別。用人單位不會以各種名義向應聘者收費,凡是涉及收取報名費、體檢費、服裝費等情況應提高警惕。
提防付費培訓
一些培訓機構或中介公司,以招聘為名變相招生,以高薪、名企工作崗位為誘餌吸引求職者,面試時則向求職者提出“工作能力不足”、“崗位有從業資格限制”等理由,要求進行入職培訓或考證培訓,并承諾完成培訓后即可上崗。當求職者交付培訓費用后,此類培訓機構卻不提供承諾的相應工作,或者以不能滿足崗位需求等理由,在求職者剛一上崗就予以解雇。更有的企業,一旦收取求職者的培訓費后就會即刻“人間蒸發”。
謹防誤入問題公司
有些公司看上去很正規、高大上,但卻干著非法集資、傳銷,甚至詐騙等等違法犯罪的勾當。在警方辦理過的案件中,很多求職者就進到這樣的公司,受不良環境和高薪誘惑等負面影響,或者抱有僥幸心理,即使發現公司涉及違法犯罪活動,他們也選擇繼續參與“工作”,最終同樣會被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甚至當警方查處一些問題公司時,現場還有正在面試應聘的求職者,直至老板、經理被抓后,這些應聘人員才明白自己差點“中招”。
拒絕抵押證件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如學歷證書、資格證書、居民身份證等均應由自己保管,如果單位提出此類要求,勞動者應當拒絕,避免一些不良用人單位利用其證件從事違法活動。如果遇到公司執意強押的,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違法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案例:“7天學會”“月入10萬”,這些“創業培訓”套路多
創業浪潮下,部分行業因門檻低、市場大、資金回流快、投資靈活、風險小等優勢,成了不少人的熱門選擇。緊接著,各種創業培訓班應運而生。一些機構為創業者提供運營輔導、咨詢等培訓,對其日常經營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不過,也有一些機構“假培訓、真騙錢”。對于創業者來說,越是低門檻、高回報的項目,越要多加警惕。不能被所謂的高收入蒙蔽。需要知道的是,收入是與自己的能力成正比的。[詳情]
案例:花錢就有編制……60人被騙1400萬
生活中,有部分人抱有“走捷徑”心理,找工作、辦入學等生活事項試圖通過“走捷徑”等不正當方式達到預期目的。而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這種心理及迫切感,投其所好,往往刻意散布與領導有緊密聯系、能幫助他人“辦事”的虛假言論,營造出自己“社會能人”的人設,收取不菲“好處費”,受害者由于“當局者迷”,往往都信以為真,心甘情愿地掏錢,最終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心理傷害。[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