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者,貴陽市人社局發布求職招聘五類常見騙術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天上掉下個餡餅
地上一定有個陷阱!
你在求職時是否遇到過招聘騙局?
近期為畢業生求職高峰期
貴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發布近年來常見的招聘騙局
提醒廣大求職者多加提防
↓↓↓
壹
收費培訓騙局
招聘單位通常告訴求職者,某職位是需要經過一定培訓,并需要交納一定的培訓費,待培訓完成后以計件的方式做兼職償還培訓費,也可以為求職者辦理無抵押貸款繳納培訓費。
求職者交納培訓費后,公司給予簡單的培訓,然后以各種理由不安排工作崗位,或以求職者完成的作品不合格為由拒收。
貳
虛假崗位騙局
招聘單位在網絡上發布一系列虛假崗位,待求職者交納求職費用后,安排求職者到某地報到,但并不給予具體的工作地址,求職者難以找到所要報到的單位,待錯過報到時間后,以求職者不守時為由拒收,并且不予退還求職費用。
叁
入職辦證騙局
招聘單位發布薪資高、要求低的崗位,求職者通過簡單面試之后,被告知需要辦理《人力資源服務協議》或其他證明才能入職。
求職者繳納費用、辦理完手續后,被通知先回去等候入職通知,但此后招聘單位以崗位已經招滿、達不到要求等各種理由不予安排入職。
肆
灰色產業騙局
招聘單位發布灰色產業崗位,通過電話面試約見到某某酒店的大堂內,讓求職者在公共場所停留一段時間后電話告訴求職者已經通過面試,但由于工作的保密性不能直接對話,工作中不能直接使用自己的手機,要用公司給予的網絡電話號碼聯系,號碼需要自己充值,待求職者付費購買充值卡,并將充值卡密匙告知對方后,招聘單位便無法聯系。
伍
網絡刷單騙局
這類崗位的主要工作是網絡刷單,讓求職者免費成為刷單員,墊付小額費用網購商品,購買完成后,對方立即返還商品費用及傭金給刷單員,經過多次刷單,刷單員充分信任對方之后,對方把上千元的任務打包發給刷單員,在刷單員墊付上千元購買虛擬商品之后,對方立即消失。
延伸閱讀
貴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醒廣大求職者,以上僅為常見的招聘求職騙局,違法人員的欺騙方式不勝枚舉且不斷變化,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要時刻保持謹慎、理智,并注意以下細節——
受邀參加面試時,在到達面試現場后,要查看單位公示的《企業信用代碼證》,若單位名稱、面試地址、單位行業與面試崗位不一致,要提高警惕。注意查驗職業介紹機構的《營業執照》《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是否懸掛在明顯位置,辦公場所與證照上登記的地址是否一致。對達成職業介紹推薦協議的,須與中介機構簽訂服務協議,協議中明確推薦單位和職位,對推薦入職不成功的,可以要求中介機構退還中介費用。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不要輕易相信高出市場平均水平的高薪職位。拒絕繳納入職押金、入職培訓費、體檢費,拒絕借用身份證、銀行卡等,不要輕易下載未知APP。要保存好開具的收費憑證、協議等證據。被不法單位或個人騙取錢物后,要正確使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盡快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
(編輯: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