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出臺二十七條人社扶貧政策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前,重慶市人社局聯合市財政局印發《打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脫貧攻堅戰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就業扶貧、社保扶貧、技能扶貧、人才人事扶貧4個方面,共出臺27項政策。
降低門檻 優化16項政策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措施》主要有三大特點:一是大集中。與之前的政策相比,本次出臺的《措施》從就業扶貧、社保扶貧、技能扶貧、人才人事扶貧等4個方面,匯總了近年來人社扶貧的政策,首次實現了人社扶貧政策的“大集中”。
二是降低了門檻。在綜合考慮和充分吸納區縣反饋問題基礎上,對原有扶貧車間、公益性崗位補貼、跨區域就業往返城市間交通補貼等16項政策進行優化,切實解決人社扶貧政策條件限制高、操作性不強、效果不佳的問題。
三是有創新。結合山東、安徽、貴州等省市的人社扶貧工作經驗,突出工作重點、吸納先進做法、完善政策措施。同時,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出臺赴山東就業穩崗補助、“三支一扶”貧困家庭子女招募優惠等創新政策。
5類政策促進就業扶貧
就業扶貧政策分為5類。在促進貧困人員就地就近就業類,主要包括就業扶貧車間吸納就業給予帶動就業示范獎補,落實公益性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等。
對符合相關條件經評選認定的就業扶貧示范車間,按相關規定吸納農村就業困難人員穩定就業3個月以上,按每人500元/月的標準給予帶動就業示范獎補。
“在促進貧困人員轉移就業類,主要包括落實跨區域就業往返城市間交通補貼、貧困人員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就業創業服務補助和企業吸納貧困人員就業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等。”招用重慶市戶籍貧困人員,并按規定連續繳納1年以上且仍在繳納社會保險費(超齡貧困人員除外)的各類企業,按照6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崗位補貼。
而在促進貧困人員自主創業類方面,主要包括發放創業擔保貸款支持貧困人員創業、鼓勵創業就業示范街(山村)吸納貧困人員就業,向有創業意愿的貧困人員開發免費創業工位。在加強魯渝勞務協作類,主要是提升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發放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和以工代訓補貼。在促進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類,為重慶市高校在畢業年度內有就業創業意愿并積極求職創業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
另外,針對社保扶貧,政策主要包括: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代繳政策,將超齡貧困人員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加大對城口、巫溪、酉陽、彭水4個深貧縣的失業保險扶貧支持力度等。
今年將幫扶2.4萬貧困人員就業
該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重慶市新落實社保補貼、崗位補貼3800余萬元,惠及貧困勞動力3萬余人,向貧困戶新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500余萬元,扶持創業346人。截至6月底,貧困人員城鄉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28.6萬,比年初增加了30萬人,參保率達到98.92%。
目前,全市貧困人員就業崗位穩定性和工資收入還有待提高。另外,重慶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養老保險參保還沒有完全實現全覆蓋。
下一步,重慶市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提出的“加大培訓力度,促進轉移就業,讓貧困群眾有穩定的工作崗位”的重要指示要求,持續整改問題,抓實就業扶貧。今年將努力實現累計幫扶貧困人員就業2.4萬人。
同時,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加大技能脫貧行動力度,實施深度貧困地區技能扶貧專項行動。鞏固為建檔立卡未脫貧人員、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60周歲以上貧困人員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政策落實成效,全面落實失業保險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政策。
(編輯:七月)